历史的天空 步随三国 女皇甄姬生平回顾

时间:2012-11-12 14:06 作者:17173 手机订阅 神评论

新闻导语

果洛倾城,这是描绘《英雄三国》甄姬的最好词汇。作为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正室,魏明帝曹叡之母,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家,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,探究历史中的她

  果洛倾城,这是描绘《英雄三国》甄姬的最好词汇。作为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正室,魏明帝曹叡之母,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家,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,探究历史中的她。

  

英雄三国

  文昭皇后(183年1月26日-221年8月4日),姓甄,名不详,又称甄夫人。魏文帝曹丕的正妻,魏明帝曹睿之生母。曹睿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,中山无极(今河北省无极县)人,上蔡令甄逸之女。

  《三国志·魏书·后妃传》注列举了其兄弟姐妹的名字,唯独没有她的名字。因为曹植描写宓妃的《洛神赋》被一些人认为是写给甄氏的爱情篇章,故此她一般被称为“甄宓”或“甄洛”,有时又称为甄妃、洛神宓妃等。但从其子魏明帝为避母姓将《感甄赋》改名《洛神赋》而“洛”“宓”二字未被避讳来看,此二字皆非甄氏本名。

  公元220年,曹丕即位为魏文帝,准备册立皇后,这时能够与甄洛争夺后位的只有郭女王,郭女王是郭永的女儿,长得也很漂亮,而且比甄洛年轻,就是没有生下儿子,于是,郭女王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来的,诬称甄氏怀孕二月才与曹丕结婚,曹睿是否为曹家的骨肉,很值得怀疑,曹丕以此事询问甄氏,甄洛对曹丕宠爱新欢郭氏和李贵人、阴贵人等,本已十分不满,又听说此事是郭氏从中挑拨,不禁怒火中烧,不顾一切大斥曹丕对自己亲生骨肉无端怀疑,有损曹门家风,曹丕愤而于公元221年(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)赐甄洛自尽,翌看立郭氏为皇后。   到了公元226年(黄初七年),魏文帝死,曹睿即位为魏明帝,才为他的生母平冤昭雪,追谥“文昭皇后”。

  关于洛神赋

  据说,曹操与曹丕为消灭群雄而奔忙,只有曹植因为年龄小而有余闲。曹植天赋异禀,博闻强记,十岁能撰写诗赋,他陪着这位多情而又美艳的少妇,消磨了许多风晨雨夕与花前月下的辰光;耳鬓厮磨,了无嫌猜。曹植与甄妃的浓情蜜意,已经快速升到难舍难分的地步。当年龄比她小的曹植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情意时,不知不觉中使甄妃陶醉在虚无飘渺的快意之中,于是毫无顾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辉与姐姐般的爱意。渐渐地甄妃沉醉于曹植的才华之中,而曹植也予了她无限的柔情蜜意。

  甄妃死后,有一次曹植入朝到宫里,曹丕将甄妃使用过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他。曹植睹物思人,不免触怀伤情。回来时经过洛水,夜宿舟中,恍惚之间,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,并说出“我本有心相托”等语,曹植一惊而醒,方知是南柯一梦,遂就着蓬窗微弱的灯光写下一篇《感甄赋》,借洛河中的水神宓妃作为甄妃的化身,抒发蕴积已久的爱慕之意。赋中写他经过洛水,遇见美丽的洛水之神宓妃,相互发生爱慕,终因神人道殊,不能结合,最后不得不怅怅而别。文中这样描述甄妃的美貌: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,荣曜秋菊,华茂春松,若轻云之蔽月,似流颈秀项,皓质呈露,芳泽无加,铅华弗御。云望峨峨,修眉联娟,丹唇外朗,皓齿内鲜,明眸善睐,面辅承权,环姿艳逸,仪静体闲,柔情绰态,媚于语言。”

相关阅读: